乡村振兴“鸿鹄计划”成果展暨新书发布会亮相重庆解放碑
7月1日,乡村振兴“鸿鹄计划”2021-2023成果展暨《魁星楼》《平都山》新书发布会在重庆解放碑举行。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主委丁时勇,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重庆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陈鹏出席并致辞。市作协主席冉冉,中共渝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邹晓宇,中共江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学伦参加活动。
活动当天,重庆欧美同学会副会长、致公党大渡口区支部主委、知名青年作家徐鹏新创作的两部作品《平都山》《魁星楼》同步发布。从200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至今,徐鹏已创作了《流年长怕少年摧》《太平门》等多部作品,总出版字数超过200万字。其中,长篇小说《太平门》是他写作计划中的重庆近代三部曲系列之第一部。该书以“年轻”的文字语言呈现重庆历史沧桑,以少年邓小平在赴法国勤工俭学前在重庆的生活学习为原型,从1910年川汉铁路建设开始写到1920年勤工俭学出发,全方位展现了在那个动荡年代,不屈不挠的川渝人民寻找救国真理、革命道路的过程。该书目前已再版五次,在主题类小说市场表现不俗。
与《太平门》一样,此次发布的两部长篇小说《魁星楼》和《平都山》也由重庆出版社出版。“《魁星楼》是重庆近代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太平门》的姊妹篇。”徐鹏介绍,《魁星楼》整体叙事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依然体现着他对于重庆革命、历史、文化的观察和思考,“这本书里,我侧重于描写在全川乃至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进行着的革命活动下,那些身份不同、阶层各异、观念分殊的群体,如何面对大时代的洪流进行自我调适,从而去探寻新的发展路径。”
不同于前述现实题材作品,《平都山》则是一部以凤凰文化为背景创作的历史悬疑小说。书中以主人公寻找凤凰血脉的秘密为主线,抽丝剥茧,层层展开。在辗转多地追寻凤凰的途中,千百年来人性与欲望交织的真相被揭开。悬疑迭起,线索环环相扣,中国从古至今的凤凰文化被巧妙地融入其中。
“我的写作灵感都来源于大量阅读,尤其是历史书籍,我非常享受书海的畅游。”徐鹏表示,重庆是座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文化名城,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有独特地位,大学毕业后他离开家乡山东来渝工作,渐渐萌生了“通过写历史、写文化、写故事,让更多人读懂重庆”的想法,如今写书对他而言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爱好与情怀,他更期待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乡村振兴“鸿鹄计划”体现着徐鹏在写作之外的社会责任感。2021年,徐鹏联合重庆欧美同学会发起该计划,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市作家协会、中共丰都县委统战部共同支持参与,以徐鹏捐赠的稿酬收入为启动资金成立的鸿鹄教育基金为平台,开展的专项社会公益行动。乡村振兴“鸿鹄计划”聚焦乡村“五大振兴”,用三年时间对丰都县龙河镇洞庄坪村进行定点帮扶,打造凤鸣湾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产业项目,该项目已成为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截至目前,“鸿鹄计划”已为丰都县累计捐赠现金270余万元以及价值150万元的儿童图书,在丰都建立了47个乡村小学“鸿鹄图书角”,赞助丰都县40余位留守儿童前往北京、重庆等地研学。“鸿鹄计划”累计衔接志愿支教人员9批次72人次,培养后备志愿者一百余人。协助丰都30个乡镇(街道)实现了“青少年家庭教育互助会”全覆盖,累计服务1.2万余人次,未成年人犯罪率相比2020年下降53.5%,实现留守儿童0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