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致公党重庆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丁时勇:做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6日

丁时勇:做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中国致公》2022年第3期

人物简介


丁时勇,男,汉族,重庆永川人,教授。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重庆市审计局副局长等职,现任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主委、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




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希望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增强责任和担当,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系列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多党合作和参政党建设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是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思想武装,是我们做好民主党派工作的行动指南。”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丁时勇备受鼓舞,难掩内心的激动。

从著作颇丰的高校年轻教授,到全国政协委员,到省级政府部门一把手,到民主党派省级组织负责人……一路走来,丁时勇个人成长的道路,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为推进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生动体现。

“好同事” 立足专业勇担当善作为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2004年。在象牙塔耕耘十余载,出版专著、教材15部,发表学术论文110篇,40余次获得省、市、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的丁时勇教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重庆市审计局副局长。

搜索当时的新闻,几条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显得有些特别——“丁时勇先生调到市政府有关部门工作,辞去公司独立董事职务”。以一名学者和民主党派人士的身份走上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岗位,对丁时勇而言,是机遇,是挑战,也同时意味着一些放弃。得失之间,丁时勇并没有过多计较。他相信,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在学校的行政工作经验结合起来,勇担重任,积极作为,在这个全新的岗位上做出一点成绩来,不辜负党和政府对自己的信任与期望,就是给自己最好的回报。

担任重庆市审计局副局长期间,丁时勇5次获市管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优秀。他分管的处室累计承担审计项目300余个,均严格按照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交审计报告、审计要情和审计专报数十次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通过审计结果有效促进了被审计单位的制度完善和管理规范。组织实施的7个审计项目获得审计署优秀审计项目。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进入了新时代,党外代表人士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成长空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党外人士走上领导岗位,一批党外人士担任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正职。

2018年3月,丁时勇履新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4年多来,在主持市民族宗教委行政全面工作中,他积极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夯实基础工作。经常到民族地区和宗教团体及场所调研,共同研究和协调解决民族宗教事务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他尽职尽责,务实工作,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真抓实干,积极推动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落实落地,确保了全市民族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打铁还需自身硬。现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要求非常高,作为部门负责人,要不断“充电”不断成长,才能适应政府工作的高效率和快节奏。”丁时勇坦言,虽然自己有在政府部门长期任职的经历,但现在作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有其特殊性和挑战性,只有更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宗教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重庆实际,才能提出更加可行的工作思路和办法,推进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

“好参谋” 深入调研谏诤言献良策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第一要务和价值所在,如何不负重托,参好政、建好言,是连续担任两届全国政协委员的丁时勇一直思考的问题。每一次赴京参会,他都会就自己工作、专业或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入手,走访论证,精心准备3篇大会发言、4至5件提案。

梳理丁时勇多年来的大会发言和提案以及社情民意,不难发现,几乎每年都有关于政府财税政策相关的内容。“这与我的专业和工作经历有关。”丁时勇此前曾担任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是会计学教授,也曾长期在审计部门分管财税审计等工作,对政府财税政策非常了解,为此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受到国家相关部门重视。2013年3月,刚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丁时勇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以个人名义作了《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完善分配管理制度》的大会发言,充分展示了重庆的形象,得到各方高度评价。2014年12月,他应邀参加全国政协关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公信力”主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

回忆起这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丁时勇说:“会议开得特别扎实,我的发言也很有底气。”原来,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之前,他随同全国政协,前往江苏、山东、天津、吉林等地,进行了前后两个月的专题调研。“我们既了解这些省市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的面上做法,还深入到点上,进行了详细的了解。”结合此次专题调研,加上日常审计工作的积累,丁时勇的发言一针见血,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2018年3月,丁时勇提交的《关于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提案》(并案),被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列为重点督办提案。2021年7月,全国政协2020年度好提案评选结果揭晓。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从5000多件提案中,共评选出60件好提案。丁时勇提交的《关于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的提案》,榜上有名。

“提案的关键,是言之有物,建议举措有可操作性。”丁时勇坦言,获此殊荣,是对自己履职工作的肯定。“提案的建议相关部门已经采纳,并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比提案获奖更令丁时勇欣慰的是,该提案促进了政府融资担保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对于更好发挥政府融资担保作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好帮手” 接续奋斗聚共识谱新篇

2022年3月29日至30日,中国致公党重庆市第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选举产生了以丁时勇为主委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标志着以新老交替为主要形式、以政治交接为核心内容的致公党重庆市委会换届工作圆满落幕。

“重庆是中国‘政治协商’的诞生地,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实践地,有着多党合作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谈到对“政治交接”的理解,丁时勇感悟颇深,“政治交接,接续的是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多党合作优良传统。重庆悠久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历史、光荣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传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独特优势。今年致公党市委会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

担任主委后,丁时勇步履不停,带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13场专题走访调研,足迹遍布全市有致公党组织的13个区县。

走访调研的第一站,选在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第一站,必须是酉阳。”丁时勇的话语里充满了自豪,“在致公党中央的带领下,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坚持‘致酉合作’30余年,全力助推酉阳发展,与酉阳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共同见证了酉阳脱贫摘帽奔小康的历程。‘致酉合作’是参政党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越性的生动诠释,也是致公党践行‘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立党宗旨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丁时勇介绍,接下来,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将汇集力量,建立社会服务专家库和项目实施“信息反馈点”,切实搞好致公电商创业园及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酉好货”电商帮扶平台的品控和形象,大力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继续开展暑期骨干教师培训,办好职教帮扶“致公酉阳班”,积极探索和拓展“致福送诊”新方法新形式;全力配合致公党中央做好乡村振兴示范点工作,协调落实致公党中央和兄弟省市“致酉合作”项目的落地及追踪反馈,走好新时期的“致酉合作”之路,打造乡村振兴的酉阳样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远大、任务艰巨,既为各民主党派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各民主党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丁时勇表示,新一届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将团结带领全市致公党员,牢记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做“两个维护”的示范引领者,做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砥砺前行,接续奋斗,努力在新征程中干出新作为、展现新气象,书写无愧于时代的致公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