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致公党重庆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致力为公 情倾酉州 ——“致酉合作”侧记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9日

北京时间:1990年11月15日。

特色品牌:致酉合作。

这是一个让酉阳永远铭记的特别时间,这是一个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响亮品牌,这是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培育出的丰硕成果。1990年11月15日,致公党中央响应国家号召,怀揣帮助酉阳人民脱贫致富的信念,对酉阳实施“智力支边、科技扶贫”接力帮扶,“致酉合作”拉开序幕。

32年来,在中国致公党中央及各省市组织的倾情帮扶下,“致酉合作”硕果结满酉阳大地。一座座设施崭新的学校里,琅琅的读书声传扬出酉阳的美好未来,一个个康复的患者,颂扬着“致福送诊”的无疆大爱,一件件走向世界的“酉好货”,留下了群众的致富痕迹……一笔笔帮扶资金持续投入到酉阳教育、卫生、农业、科技、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招商引资、劳务协作、消费扶贫等多种帮扶举措全面开花。

在致公党的倾情帮扶下,2020年2月,酉阳全面脱贫。脱贫攻坚以来,致公党中央及各级组织为酉阳投入、引进定点扶贫资金54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46个;完成职业技能、基层干部等各类培训8000余人次;捐赠教育教学用品物资433.24万元、医药用品80余万元;开展送诊活动8次,接诊1.8万余人次……

“致酉合作”已成为致公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事例,成为多党合作和民族团结的光辉典范。如今,致公党中央和酉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携手推动“致酉合作”全面升级,进入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两个规划 送来致富“金钥匙”

酉阳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上世纪九十年代,酉阳是四川省两个最为贫困的县之一。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限制,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全县人均年收入不到250元。坊间流传:“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酉阳排在“位首”,可见贫穷程度之深。

1991年春,在致公党中央的领导下,一支由致公党重庆市委会组建的7人科研小组来到酉阳开展野外综合考察,在摸清当地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后,以中药材和畜牧业发展为开端,拉开了致公党与酉阳合作对口帮扶的大幕。

历时半年的考察期间,这支科研小组走遍了酉阳90%的乡镇,行程达3000多公里,查阅了数百万字的历史资料,绘制了120多幅图表。经过3个多月的研究论证,科研小组编制完成了《酉阳县中药材发展规划》和《酉阳县畜牧业发展规划》。很快,酉阳县委、县政府根据专家们的建议,把发展中药材和山羊列入了全县的五大支柱产业当中。紧接着,由致公党中央、国家农业部和四川省财政厅共拿出70万元资金,作为酉阳县中药材基地建设的专款。

有了规划、有了资金,但没有人才也是空谈。于是,以致公党员为骨干,包括北大、清华、西南师大,西南农大专家在内的科技队伍组建起来了,酉阳当地的农技人员和土家族苗族同胞也行动起来了。专家们手把手地教农户认识药苗、栽种药苗、管理药苗,一户一户地传授科学养殖山羊的技术,并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为他们制定了产供销“一条龙”的详细计划。

随着两个《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给偏远的酉阳少数民族群众送去了一把脱贫的“金钥匙”。围绕着“两个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酉阳中药材和畜牧业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酉阳青蒿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以青蒿为主打品牌的酉阳药业完成了由小农型、分散型向基地型产业化的转变;酉州乌羊、麻旺鸭荣获“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牌”,建成酉州乌羊和麻旺鸭种子资源库;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10年,酉阳认真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大力发展林下养鸡、养鸭、养牛、养羊、养蜂,如今,畜牧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两项举措 打开民生“致富门”

知识和教育是推动地区持续发展的基石。

致公党中央在看到酉阳的教育现状后认为:帮助酉阳彻底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作为首先任务,扶贫还必须扶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07年起,致公党中央和重庆市委会共同依托重庆机械电子技师学院开办了“致公·酉阳班”,并设立奖学金,每年面向酉阳招收初中毕业贫困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并在毕业后推荐定向就业。

随着致公党中央和地方组织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重点关注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素质提升,至目前共为酉阳捐建15所希望小学,启动酉阳贫困学生“一对一”帮扶、“致公科普活动中心”“致福足球队”等项目。“致公·酉阳班”为酉阳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417万元,发放奖学金96万元,推荐1800多名毕业生稳定就业,不少毕业生顺利进入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通过劳动成为家庭经济来源的支柱,真正实现了“培养一个贫困家庭子女,解决一户贫困家庭”的良性循环。

“致福送诊”是“致酉合作”的又一重大民生帮扶项目。

32年来,致公党中央及关省级组织,先后组织上千名专家、教授和医务人员赴酉阳开展“致福送诊”活动,不仅让群众在当地就能得到有效治疗,还通过教学查房、临床带教、手术示教、专题讲座等,给酉阳当地医院在学科建设、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此外,致公党发挥侨海优势,组织海外华人华侨在酉阳捐建乡镇卫生院5个、卫生室2个,医疗设备和医药用品上千万元。

两项扶贫 谱写乡村“振兴曲”

从“酉好货”到“致公电商创业园”再到“农村电商人才培训‘金种子工程’”,致公党倾情打造的电商帮扶实现了从1.0版本到2.0版本提档升级为3.0版本,电商扶贫助力“致酉合作”全面升级。

当电商领跑“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蔓延全球,2018年底,致公党全力打造新时代“致酉合作”升级版,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指导建成致公电商扶贫平台“酉好货”,并在中国致公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为贫困户推销农产品,上线包括青花椒、花田贡米、茶油等有机生态农特产品7大类50多种酉阳特色农产品,通过各级致公党员的带货走向了地球的角落。

2019年,创建了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致公电商创业园”,集仓储、办公、快递、展示、培训、运营、咨询、配套食宿等为一体的创业型电商园区,提供培训、品牌打造、营销策划、包装加工等一系列服务,园区电商平台主要销售武陵山、大凉山、乌蒙山区等贫困山区的农特产品。通过线上销售方式,武陵山等贫困山区的农特产品、扶贫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全球新市场。
2021年,致公党中央面向全党征集相关人才,成立帮扶酉阳电商产业发展专家库,并依托“致公电商培训基地”,启动了本土电商人才培训“金种子工程”,“致酉合作”电商帮扶3.0版本正式开启。

随着名声越来越响亮,致公电商创业园陆续吸引了电商企业、财务企业、社区团购企业、物流企业等入驻。截至目前,“致公电商创业园”已入驻企业22家,销售农特产品1500多万元,带动30余户脱贫户务工增收;带动美工、客服、打包员、快递员等就业人员300余人。在“酉好货”电商平台,累计消费用户1.5万余人,产品销往全国27个省(区,市),实现年交易额500万元,平台还扶持5家农村合作社及百余名贫困百姓实现产业脱贫。

如果说,致公党的电商扶贫使酉阳好货走向了地球角落,那么,油茶、大米、中蜂养殖、紫山药等产业项目是“致酉合作”产业扶贫的匠心之作。

产业兴,则经济兴。致公党始终把酉阳产业发展作为“致酉合作”的发力点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把发展特色产业紧紧嵌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布局,将酉阳的好生态转化为扶贫发展的新优势,重点选择与脱贫关联度高、扶贫对象能够广泛参与的油茶、大米等项目助推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条见效快、稳增收的协作产业链,为酉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目前已建设油茶基地25.7万亩,惠及37个乡镇、156余村,带动贫困户5313户、18595余人;在酉阳花田乡、南腰界镇、涂市镇等稻谷产区,致公党福建省委持续开展海洋生物肥料实验,面积达5000亩,让花田贡米、酉州贡米、涂市大米、南界大米等有机稻米插上科技翅膀,产量突飞猛进,远销海内外。

笔者手记:这只是“致酉合作”的几个“小插曲”。32年时光,一项项民生工程、一批批产业项目、一批批援酉挂职干部……酉阳大地,无处不留下致公党足迹,无处不挥洒致公党汗水,“致酉合作”已结出累累硕果。纵使远隔千里路途,即便跨越千山万水,致公党也紧紧牵住酉阳人民的手,走过了艰难坎坷的脱贫之路,奔赴在乡村振兴的希望大道上,在酉阳这片热土上谱写出“致酉合作”的壮丽诗篇!

——作者:黄波;转载自“酉阳同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