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致公党重庆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日月家园 春秋大义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9日

昨日,缙云山火势的实况霸屏,山火让人寝食难安;焦虑充盈屏幕。 无数的志愿者来到北碚这座小城,英雄不问出处,大家并肩而战却不知姓甚名谁。每一个参与到抗击这场大火的人在不一样的经历中坚守着相同的信念,保卫这片山,保卫这片绿,保卫我们可以栖息的家园。因山火而聚,也因为山火让外面的世界看到了重庆人的气质。无情的山火将大家聚集缙云山,山火成为底色映照出个体生命的亮色与群体雕像;山火也将大家聚集在了历史的延长线上,延续着这座英雄之城的坚毅与豪情。

今天,感恩旋律唱响送别的街区。北碚人民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英雄的致敬。打着吊瓶前来的病人,一大早守候在马路边上的大妈,举着“带我走吧”牌子的漂亮妹子,高举“滇渝一家亲、军民一条心”横幅的重庆大哥,怀抱重庆火锅底料拼命往车里塞的大姐,骑在父亲肩头挥舞国旗的学龄儿童......他们给各大媒体贡献了热度,却也传递出重庆人最真挚的情感。送别了远道而来的云南森林消防救援官兵,各种感激与感动仍在各种微信群中传递,屏幕中溢出了北碚人、重庆人生生不息的力量——在平凡的生活中彰显出的信念与信仰,关键时刻绽放出的人生灿烂。

明天,视频、文字带来的场景感受也许会随着时间而淡却,语言也会帮助我们将记忆固化为“那年缙云山的山火......”而我们眼前的这座山会帮助我们时时刻刻还原当时的情感。在合笔谈笑、清风无恙的日子里,重庆人又回到了街市吆喝、广场喧闹、火锅馆里恣意酣畅的市井生活。各路英雄隐身于这座城。而当山火肆虐、家园危急之时,志愿者们选择了非他人界定的自我角色:摩托车手、油锯手......而更多地是各种无法命名的角色,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在缙云山上、山下,在炙烤的重庆八月40多度高温下,一呼百应,重庆人的江湖英雄本色在极端险境中一幕幕上演。

眼里有日月,心中有家园,眼里有春秋,心中有大义。只此春秋大义,延续重庆人的性情,彰显中国人的精神。

重庆市政协委员、致公党西南大学总支党员肖丹,作于2022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