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渝北区工委会:举办2024“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走进渝北活动
12月10日,致公党渝北区工委会联合渝北区欧美同学会、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碧津美术馆共同举办2024“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走进渝北活动。活动邀请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等国的30名西南政法大学来华留学生走进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和碧津美术馆,了解历史沿革、民风民俗、技艺传承,体验传统非遗文化。
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满目琳琅,探寻重庆古今
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大家回望渝北的历史长廊,感受它的历史沿革、朝代变迁、风俗风貌。馆内展品包括恐龙化石、清代金漆木雕等珍贵文物以及反映渝北地方特色的民俗展品,每一件都讲述着渝北的故事。
从石器时代到秦汉风华,从唐三彩到明清服饰,从精美绝伦的点翠凤冠到小巧精致的陶瓷文物,再到“梓匠始祖,鲁之班锁”,展出的文物无一不向我们诉说着渝北从古代到近代再到当代的故事与经历。同学们对于各式各样的文物赞不绝口,纷纷拿出手机打卡留念……
重庆面塑——指尖技艺,传承非遗文化
第二站,大家来到了碧津公园,走进碧津美术馆,进行非遗技艺体验。本次活动体验的是重庆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的重庆面塑,由“重庆面塑”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渝北区谭氏面塑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先华先生进行传授。
谭先华老师首先介绍了重庆面塑的发源以及自己与面塑的故事,展示了精美的面塑作品。精湛的技艺让大家对亲手体验面塑跃跃欲试。接下来,谭老师手把手教学,揉面、捏面、搓面,从基础手法到设计技巧,同学们跟着传承人的指点,完成了自己的首件非遗文化作品!
不同颜色的面团诞生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大熊猫,对于自己的作品,大家都爱不释手,内心也充满了成就感、自豪感!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今天参观的两个地方都让我受益匪浅!渝北历史文化陈列馆的金银器、陶瓷、字画让我进一步了解重庆历史和文化;”来自老挝的方云忠同学说,“碧津美术馆的面塑技艺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体验中国非遗文化。虽然我捏的大熊猫不是很生动,但我很喜欢它!感谢这次活动让我对于重庆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致公党渝北区工委会副主委、渝北区欧美同学会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朱颖表示,非常高兴看到留学生同学们又一次走进渝北,抱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重庆文化的求知欲开启文化探寻之旅。今天的文化体验不仅包含巴渝文化、特色风俗,还有非遗传承人亲临讲授,让同学们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希望大家感受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