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风采 | 陶韵匠心:刘嘉佳的非遗传承与创新之路
在荣昌这片浸润着千年陶韵的土地上,刘嘉佳宛如一位执着的文化使者,以指尖的温度守护着国家级非遗项目“荣昌陶” 的璀璨光芒。她是国家一级技师、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也是重庆老字号 “吉芬窑” 第六代传承人、主理人,在陶艺的世界里,她用匠心谱写着传统工艺的当代传奇。
出身陶艺世家,开启陶艺人生
刘嘉佳出生于陶艺世家,从小便在陶土的气息中长大。十余岁时,她便跟随父亲、叔叔学习陶艺,开启了与陶土相伴的人生旅程。在长辈的悉心教导下,她打下了坚实的陶艺基础,尤其擅长陶刻技艺。对她而言,陶土不仅是创作的材料,更是承载着家族记忆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她怀揣着对陶艺的热爱,立志要将这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为了提升自己的技艺,刘嘉佳先后赴河北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参加文化部组织的 “非遗” 项目陶瓷技艺学习。在这些专业院校里,她接触到了不同地域的陶瓷文化和技艺,将四大名陶的工艺特点巧妙地糅合到自己的创作中。她的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荣昌陶风格,而是融入了更多元的元素,注重内涵的表达,形成了自出机杼的独特风格。
致力于文化宣传,让荣昌陶走向世界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荣昌陶” 的代表性传承人,刘嘉佳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宣传荣昌陶文化的重任。她积极与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合作,通过线上宣传的方式,向更多人讲述荣昌陶的历史脉络与工艺精髓。重庆都市频道、重庆新闻频道、《天工杂志》等媒体都曾对她进行过报道,《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更是以《指尖上的千年陶韵》为题,专题报道她如何将传统剔刻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让荣昌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除了线上宣传,刘嘉佳还十分注重线下的教育传承。她受聘为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陶艺教师,通过 “理论 + 实操”的模式培养学生的非遗创作能力。在校园里,她开设非遗课堂,应邀为小学生讲解陶器的历史、文化,宣讲非遗文化,培养学生对荣昌陶的兴趣爱好。她还为学生提供陶器沉浸式体验场所,现场展示陶器制作,指导学生亲手制作陶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2025 年 4 月,她为到访的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介绍陶器文化,周鸿祎体验开窑,这一事件也让荣昌陶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创作硕果累累,奖项印证价值
在从事陶制行业的多年间,刘嘉佳的创作成果丰硕,多件作品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并被多家艺术馆、博物馆收藏。这些奖项不仅是对她个人技艺的认可,更是对传统工艺当代创新价值的肯定。
2017 年 12 月,她的作品《佛塔香炉》获第六届“中泰一家亲”国际青少年艺术节艺术造型一等奖;2018 年,《盘古创世》《佛塔香炉》等多件作品被河北美术学院和景德镇陶瓷大学收藏;2019 年,《影雕花瓶系列》获得 2019 第四届 “工匠杯” 设计创作大赛金奖,《陶瓷-雪域》获“金凤凰” 创新设计大赛银奖;2020 年,《星愿》获金凤凰创新设计银奖,《涅祥》在第三届中国四大陶瓷展上获得银奖;2021年,《乡情晨曦》获第四届中国四大名陶(4 十 N)展金奖,《雪 献诗》《旺瓶》获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银奖;2022 年,《海棠颂》在江苏宜兴中国四大名陶展中荣获银奖,《公爱》获 “中鼎杯”创意作品大赛银奖;2023 年,《祥瑞樽》获第十一届 “大地杯”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金奖,《鸿运樽》获第六届中国四大名陶(4+N)展金奖;2024 年,《双耳福禄寿釉瓶》荣获第七届四大名陶展金奖,《龙凤呈祥如意瓶》荣获第十二届“大地杯”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特等奖,她本人还荣获“棠城工匠 技能大师工作室” 荣誉称号;2025 年 3 月,当选重庆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监事。
刘嘉佳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认可,还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荣昌陶的魅力。她的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她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对创新的追求,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传承与创新并重,续写陶韵传奇
作为重庆市荣昌陶窑口博物馆创建人、理事长,刘嘉佳始终致力于荣昌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她深知,传统工艺只有在创新中才能保持活力,只有走进人们的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传承。在未来的道路上,她将继续以匠心守护非遗,用创新点亮传统,让荣昌陶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从陶艺世家的传人到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刘嘉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担当。她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让荣昌陶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她是荣昌陶文化的守护者,更是传统工艺走向现代的引路人,相信在她的努力下,荣昌陶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