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致公力量 赋能民企发展 ——重庆青年致公党员创新实践护航民营经济
在巴渝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重庆市民主党派成员正以专业优势书写服务民企的新篇章。近日,由致公党永川支部党员、板桥司法所所长张庭政牵头化解的“双企债务困局”,生动诠释了新时代致公党员服务经济建设的责任担当。
跨界协同彰显致公担当
面对涉案金额600万元、历时五年的建设工程款纠纷,张庭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联系广泛的优势,牵头组建“政律协同专班”,联合重庆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精英团队,创新打造“资产盘活+司法赋能”解纷模式。这位深耕基层司法领域十余年的致公党党员,秉承“致力为公”理念,在住建部门产权数据支持下,精准锁定某房企40个未抵押车位作为突破口,首创“车位抵偿+税务共担”综合解决方案,既守住农民工兄弟的“血汗钱”,又为民营企业保留发展生机。
法治智慧展现统战作为
在永川区法院、住建委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案件创新采用“调解协议同步司法确认”机制,司法流程提速80%,为双方企业节省数万元诉讼成本。作为民主党派培养的优秀青年党员,张庭政协同房产交易中心开辟绿色通道,实现资产交割“零瑕疵”,40个车位仅用两周即完成备案。“这种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作战,正是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生动实践。”参与调解的富田公司资产管理人胥姣律师感慨道。
“枫桥经验”续写时代新篇
纠纷的成功化解带来多重社会效益:富田公司通过市场平台盘活资产,房企得以轻装投入新项目建设,更保障了30余名农民工工资支付。张庭政表示:“作为致公党党员,不仅要做好法律服务的执行者,更要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护航员。”这些工作探索为基层司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经验。
永川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该案例彰显了民主党派成员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优势,其创新的“政律联动调解工作法”既是对“枫桥经验”的现代诠释,更是多党合作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鲜活例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重庆民主党派成员正以专业智慧和责任担当书写着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