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致公党重庆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聚焦两会 | 致公党员、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构建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框架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7日
解读“国家账本”的“政采之声”
■ 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 张舒慧
优化营商环境、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支持科技企业发展、修法立法……一系列政府采购热点话题,在预算报告中都有具体部署。针对部分热点话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一起听听他们眼中“国家账本”的“政采之声”。
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
预算报告提出,“制定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有人提出疑问:此处的“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与“制定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是否存在潜在冲突?如何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借“本国标准”之名形成隐形壁垒?
其中,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主委丁时勇认为,“制定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与“保障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政策组合,本质上是技术主权与开放合作的辩证统一。一方面,通过制定“本国产品标准”,完善产品质量认证,倒逼这些企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指导企业走上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另一方面,通过明确“中国境内生产”的技术参数与价值贡献,构建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框架。这种标准统一、规则透明的政策设计,与《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中“清理妨碍公平竞争规定”的要求形成呼应,并将推动政府采购从“政策优惠”向“制度保障”转型。
深化“双循环”战略
“从总体上看,相关部门正通过政策创新、标准引领与管理升级,推动政府采购系统性改革,重塑市场规则与产业生态。”丁时勇表示,政府采购将不再局限于财政资金的“节流阀”、产业升级的“助推器”,而是希望通过法治化、市场化与国际化导向,既为本土企业提供创新“沃土”,又为外资企业营造稳定预期,彰显我国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主动作为。
(来源:2025年03月07日《中国政府采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