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致公党重庆市委员会简介
中国致公党在重庆发展组织始于1983年。
1983年4月14日,致公党中央主席黄鼎臣亲临重庆,主持致公党重庆市小组的成立工作,凌萝达任致公党重庆市小组组长,郭焕贞任副组长。时有党员7人。
1984年3月26日,致公党重庆市工作委员会成立,凌罗达任主委。时有党员40人。
1990年5月11日至13日,致公党四川省重庆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中国致公党重庆市委员会成立,凌萝达任主委。时有党员212人,基层支部10个。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4月11日至14日,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召开设立重庆直辖市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国致公党重庆市第一届委员会,刘惠君当选主委。时有党员349人,区委会1个,区工委会1个,支部委员会16个,直属小组1个。
2002年3月29日至4月2日,中国致公党重庆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国致公党重庆市第二届委员会,王孝询当选主委,刘惠君任名誉主委。时有党员410人,区委会4个,区工委会1个,总支部委员会1个,支部委员会18个,直属小组1个。
2007年4月15日至18日,中国致公党重庆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国致公党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王孝询当选主委。时有党员616人,区委会5个,区工委会1个,总支部委员会2个,支部委员会31个,直属小组1个。
2012年4月12日至14日,中国致公党重庆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国致公党重庆市第四届委员会,张玲当选主委。时有党员872人,区委会6个,总支部委员会2个,支部委员会36个,直属小组1个。
2017年4月10日至13日,中国致公党重庆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国致公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张玲当选主委。时有党员1272人,区委会6个,区工委会2个,总支部委员会3个,支部委员会49个,直属小组1个。
2022年3月29日至30日,中国致公党重庆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国致公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丁时勇当选主委。时有党员1594人,区委会6个,区工委会2个,基层委员会1个,总支部委员会4个,支部委员会63个。
截至2024年12月底,致公党在重庆13个区县(渝中区、沙坪坝区、北碚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巴南区、渝北区、大渡口区、璧山区、永川区、荣昌区、酉阳县)建有组织。全市共有区级组织8个,其中区委会6个、区工委会2个;共有基层组织68个,其中基层委员会1个、总支部委员会4个、支部委员会63个。共有党员1870人,平均年龄50.4岁。其中,副高以上职称654人,占党员总数的34.9%;具有“侨海”关系的党员1268人,占党员总数的67.8%。致公党中央常委1人、委员1人;全国政协委员2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市委会委员31人、常委19人、主副委7人;市政协委员26人,其中常委4人、副主席1人;市人大代表8人,其中常委1人;省部级实职安排副职1人,厅局级实职安排正职1人。
致公党重庆市委会领导班子职数为1正6副,现任主委丁时勇,副主委张健、邓琳、钱鹰、曾忠、任其亮、杨作芳(专职)。设党内监督机构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内部监督委员会;设经济科技委员会、资源环境委员会、医卫与法制委员会、海外联络委员会、社会发展与服务委员会、理论与学习委员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妇女工作委员会、老年工作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等10个专门委员会。机关设办公室、组织处、宣传处、参政议政处。
致公党重庆组织自成立以来,在致公党中央历届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中共各级党委及有关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团结带领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践行“四新”“三好”要求,继承发扬“致力为公”优良传统,勇担“侨海报国”时代使命,各级组织思想建设永葆初心,参政履职主动有为,海外联谊持续创新,社会服务成效显著,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多项工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表彰。两次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1年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思想建设方面,团结带领全市致公党员,始终将思想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开办“致公学堂”、打造“书香机关”等品牌载体,依托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理论武装,致力薪火相传,传承弘扬“致力为公、侨海报国”优良传统,不断激发全市致公党员的内生动力,按照新时代参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始终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把牢政治方向,筑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想政治基础。
参政议政方面,紧紧围绕中共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融入致公党中央工作全局,承办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开展课题调研、撰写提交课题报告;紧紧围绕中共重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助推国家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海外联络方面,始终秉持“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优良传统和崇高使命,不断加强海外联谊工作。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凝聚侨心增进共识,先后组团出访菲律宾、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等海外致公党及洪门组织;致力为侨服务,打造“海归论坛”“留学生看重庆”等侨海工作品牌;以深化改革为抓手推动“五侨”联动,凝聚侨海工作合力,助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开展专职干部提升侨海工作能力专题培训班,不断加强“做好侨海大文章”能力建设。
社会服务方面,按照致公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统筹调度,倾力开展“致酉合作”,广泛争取和汇聚致公党中央、各省市致公党组织、海外爱国侨团以及社会各界力量资源,重点围绕民生、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帮扶,助力酉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致公党中央“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的工作安排,积极参与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的定点帮扶工作。致公党全市各级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社会服务形式,涌现出“致公科技杯”“同心实践基地”“鸿鹄计划”“同心致福”心理工作站、“致爱同心”等优秀社会服务品牌。
组织建设方面,紧扣新时代参政党建设目标任务,系统把握着力重点,努力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致公党省级组织。注重发挥领导班子整体效能,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及成员的“五种能力”;贯彻“人才兴党”战略,严把新党员发展入口关,提升发展党员质量;持续加强参政履职能力建设,开展各级组织新任委员培训、新党员培训、专职干部培训;建立健全专门委员会工作制度机制,激发专门委员会工作活力;扎实开展清廉党派建设和纪律学习教育,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奋进新征程,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致力为公跟党走,侨海报国建新功,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