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员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加快美丽重庆建设”协商议政
6月20日至21日,市政协召开六届八次常委会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精神,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美丽重庆建设”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程丽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围绕主题分6个小组进行了讨论,12位市政协常委、委员分别从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加强污水治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城市再生水利用等方面作了发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水利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针对委员们的建议进行回应。市政府副市长但彦铮到会听取发言并介绍了我市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重庆的相关情况。
市政协常委会会议协商发言摘登:
市政协常委潘为民代表致公党重庆市委会、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会发言
加强长江(重庆段)珍稀特有鱼类保护
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理的新格局初步构建,通过“十年禁渔”,长江(重庆段)鱼类种群结构逐步优化。但调研发现,要持续巩固现有成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
加强长江水环境保护。一是深入推进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确保长江(重庆段)干支流水质分别稳定在Ⅱ类、Ⅲ类,有效推进洄水湾水华治理。二是全面排查长江(重庆段)干支流污染源,重点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三是调查水体、沉积物、水生生物的重金属含量以及有机污染物、微塑料等污染物富集情况,重点评估潜在风险。
强化鱼类栖息地保护修复。一是合理控制长江(重庆段)沿岸开发利用强度,完善长江支流小水电、拦河坝的清理整改退出机制。二是推进河流水系生态连通治理,增设漂浮性人工鱼巢、鱼礁,重点推进长寿至三峡大坝区域整治。三是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对已完成的生态修复区域定期开展监测评估,避免问题反弹。
精准干预鱼类群落结构。一是科学调控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在特定水域定向捕捞繁殖快、种群密度大的鱼种,减少珍稀特有鱼类生存竞争压力。二是完善增殖放流技术方案,增加增殖流放种类和数量,优化广布型经济鱼种和珍稀特有鱼种的放流比例。三是科学防控外来鱼类,强化养殖管理和水生生物放生监管,探索生物的上/下行效应等生态修复措施的运用。
加大宣传教育,提升保护意识。深入挖掘和宣传以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生态保护、修复为代表的经验成果,加强对民众参与长江生态修复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十年禁渔”阶段性成果宣传,全力营造“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的浓厚氛围。在对外交往中,讲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中国故事。做好增殖放流政策宣传,增强民众对增殖放流规范性的了解,引导社会民众科学增殖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