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致公党重庆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聚焦两会 | 市政协委员胡昌华:如何做到"绵碚组合"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2日

1月21日上午,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开幕,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交通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协同等。

从2020年1月开始,两地齐唱“双城记”,下好“一盘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庆市委“一号工程”,也是代表委员履职的重点。

重庆北碚和四川绵阳,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的一对知名“CP”,自2020年4月1日,四川绵阳市与重庆北碚区签署合作协议以来,不断深化合作,在重大战略协同行动、产业发展联动协同行动等多方面深入交流合作。

谈起“绵碚CP”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市政协委员、北碚区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北碚区委会主委、西南大学科技处处长胡昌华对此深有体会,“我们聚焦两地优势学科和产业领域,探索建立‘北碚—绵阳—西南大学’两地一校合作模式,携手推进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等项目,成功创建重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智能传感器示范区,多个实验室获批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谈到未来双方在优势互补方面的延续,他建议,深化北碚和绵阳联动发展,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探索构建绵碚科技创新政策的一体化机制,共同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同时,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聚焦高端材料与特种冶炼、智慧农业等领域,探索建立川渝两地产学研单位联合申报和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协同完善川渝科创资源开放合作体系,研究共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人才数据库,两地扩大人才互认、职业资格互认范围,探索建立川渝两地科普基地、科普专家等科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绵碚协同建立市场准入“异地同标”服务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一体化服务体系,两地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交叉互评被纳入双城经济圈18条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

此外,整合“绵碚”两地各类学会、行业协会、商会等资源,深入开展企业民间交流对接,以市场机制推动“绵碚”两地协同创新,成立市场性质产业联盟,以联盟为抓手,开展相同相近产业、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建立常态化的长效合作机制。

(转载自“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