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致公党重庆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高质量打造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 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市政协六届四次常委会会议发言摘登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7日

加强精细化管理 提高重庆物流枢纽运转效率

黄承锋(致公党员,市政协委员、人资环建委副主任,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

提高重庆物流枢纽运转效率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道运行以来,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高,但调研发现,还存在枢纽功能体系不够完善、多式联运服务标准不统一、枢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建议:

补短板,加快完善国际化枢纽功能体系。加快兴隆场编组站和鱼嘴铁路货运站北侧到发线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尽快启动九龙坡段延伸至珞璜港航道整治工程,提升该片区的多式联运功能。支持在重庆南彭站(巴南)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实现与南彭B保关区联动发展。设立西部陆海新通道专项基金。

促共享,牵头推进运行标准和规则统一。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供应链和产业链数字化运行协作平台,前台部署在各省区,中台和后台部署在重庆,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数字通道,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全线。实现港口与铁路海关、重庆“单一窗口”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推动铁路品名归类与编码规则改革,搭建海运和铁路货品管理的互认体系并与国际接轨。共同做大货运量,提高货物议价能力。

优布局,提升枢纽经济发展水平。科学划分各枢纽功能,形成一次性、统一的跨区域、跨行业调度,提升区域性综合经济效益。发展临枢纽园区配套功能、适配(站、港)产业,推动“站产城”一体化发展,推动综合客运枢纽向城市综合体转型、综合货运枢纽向物流集聚区转型。协同贵州、广西发展高水平互补智慧产业链,配套发展保税物流、国际分销、跨境电商、全球采购、总部贸易等业态。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东盟商务文化活动中心、东盟食品产业园、二手车出口基地。



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引领 高质量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胡昌华(市政协常委、北碚区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北碚区委会主委,西南大学科技处处长)

当前,我市着力推进数字化集成改革,重构数字经济与通道经济双向驱动的新生态,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注入“数智能量”。但调研发现,仍存在市内数据信息共享不充分、跨境跨区域数据信息条块分割严重、“一单制”应用范围有限等问题。为此,建议:

加快推进通道数据联通共享。制定适用于通道的行业数据标准,加快市内港口、海关、铁路、公路、集散中心等节点、枢纽信息数据整合,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数据联通共享。

大力推动一体化数字化公共平台建设。联合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搭建通道统一的物流数字化公共平台,通过系统融合与数字赋能,形成“重庆一地创新、通道沿线省(区、市)共享共用”的新模式。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平台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物流数字化平台的联通,形成全域统筹、实时调度、可视可控的数字通道新格局。

统筹推进“一单制”的完善和推广。进一步深化与中钞汇链科技公司等企业的深度合作,扩展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单应用及其国际影响。加快“一单制”贸易信用证结算、融资贷款等功能试点推广进度,拓展覆盖面。

全力推动智慧物流建设应用。加大通道智慧物流软硬件设施建设和改造,拓展数据共享、销售预测等应用场景。强化对通道物流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提升物流资源配置、物流环节优化等方面的智能水平。创新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数字通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