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致公党员、市政协委员刘虎:支持乡村数字化医疗发展 鼓励退休医护线上服务
乡村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重要保障目标之一。针对重庆渝东南、渝东北山区乡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今年重庆两会,重庆市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重庆市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刘虎提交了《关于大力支持我市山区发展乡村数字化医疗的建议》。
他表示,渝东南、渝东北山区地处重庆边缘,地理条件复杂、交通不便、城镇化率低、人口分散。虽然近年来乡村交通建设快速发展,县乡级医疗资源也逐步提升优化,但偏远乡村仍面临就医不便的问题,线下医疗服务难以及时覆盖。同时,山区现有乡村医疗服务体系还存在医疗服务专业水平不足等短板。
针对以上问题,刘虎认为发展乡村数字化医疗服务,对山区来说更具有“雪中送炭”的现实意义。通过数字化医疗手段,可以实现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优化配置,提高山区乡村医疗服务水平,实现“质变”。同时,数字化医疗还可以进一步健全山区公共卫生体系,筑牢疾病预防控制网,降低乡村就医成本,提升医保基金使用质效,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在具体对策建议上,刘虎委员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加大山区发展乡村数字化医疗服务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建议政府在资金、资源、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山区大力发展远程监护、远程诊断和远程培训等数字医疗服务。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完善政策激励机制,鼓励市县级医疗机构开展乡村医疗线上服务,支持退休职业医师从事乡村医疗线上服务,并积极探索乡村医生职能转变,鼓励其学习数字医疗理论技能,参与数字乡村建设。
协助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山区乡村数字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由于山区经济欠发达,财政投入有限,建议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其中,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资架构。政府可以合理增加政策补助,拟定股权运营方案,与社会资本一同进行数字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运营和建设。同时,鼓励吸引社会上大型医药集团企业和先进数字化智能制造企业参与其中,将其先进数字医疗技术应用到乡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在渝东南、渝东北山区选取代表性乡村,打造乡村数字化医疗示范点。通过选取代表性乡村进行试点,以“专用器械+区块链”的数字化为技术支持,以专科联盟合作和医共体绩效政策为机制基础,探索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数字化分级诊疗体系。这不仅可以推动市县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下沉,增强山区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还可以总结相关经验和模式,形成具有重庆特色的数字医疗品牌,进一步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