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致公党重庆市委员会官方网站!

书香致公 | 以中国之“智”开创中国之“治” ——读《伟大的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有感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8日

因为“书香致公”读书分享活动,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了中共中央统战部编印的《伟大的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一书,作为八大民主党派中最早成立的致公党的一员,抱着对权威史料、生动历史、政治叙事的浓厚兴趣,一气呵成读完了此书,阅读的过程让我跳出身份、变换角度,在更广的历史视野、更高的政治视野、更深的理论视野中,重新认识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掩卷良久、思绪万千,随即将自己头脑中浮现的“三个辩证”的读书感悟诉诸纸面,为这次别样的读书体验画上有意义的句号。

一、伟大的政治创造辩证把握着变与不变的逻辑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从产生、发展到完善,中间始终贯穿着一条变与不变的主线,正是这种辩证把握,才让中国民主政治既没偏航、也没失速,且极具创造力和生命力,

第一,不变的是初心,变化的是内涵。中国共产党和八大民主党派是秉承救国救民大义携手出发,在革命洪流中开创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一路走来理论不断创新、实践不断丰富,但真诚、坦诚、志诚团结合作的初心历久弥坚。

第二,不变的是道路,变化的是作用。中国共产党和八大民主党派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上,有着高度的政治共识,因时因势变化的是不同历史时期所侧重发挥的作用。

第三,不变的是使命,变化的是任务。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仍在继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和八大民主党派唯有“同喊号子共撑船”,才能在引领新时代、建功新征程中挥毫泼墨写新篇。

二、伟大的演化历程辩证选择着同与不同的道路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之所以是伟大的政治创造,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比较中,具体厘清我们做对了什么。

——从纵向的时间坐标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演进历程充分证明了“三个必然结果”:一是与历史同向的必然结果,八大民主党派是复杂政治环境中代表进步的民主力量,与中国共产党主张的人民民主不谋而合,始终选择顺应历史潮流。二是与时代同频的必然结果,八大民主党派持续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大事,站在发展的“智高点”,识变谋变、助变促变,始终选择紧跟时代节奏。三是与人民同行的必然结果,在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想改造、自我锻造、实践创造,始终选择回应人民期待。

——从横向的空间坐标看。“一治一乱、一升一降”的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证明了“三个不同”的意义:一是基础不同所以选择不同。中国共产党和八大民主党派发源于中国近现代的特殊国情,文化基因、人民基础、经济基石等各异,决定了不可能走西方议会制、多党制道路,而是追求“中国式大道”。二是性质不同所以方式不同。各民主党派在性质和作用上是“政治联盟”,政党关系是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是合作的而不是竞争、是向心的而不是离心,追求的是“中国式大同”。三是宗旨不同所以结果不同。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在阶级属性上绝不代表特殊的集团、特殊的利益,追求的是“中国式大治”。

三、伟大的创新实践辩证揭示着为与不为的智慧

我们致公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与百年变局的历史性交汇。立足新方位、面向新征程,我们应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汲取政治智慧,在把握作为的方向和坚守不为的底线中,确保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发展进步的一边,围绕一大共识、五大能力、五大贡献“155”主线,致力为公跟党走,侨海报国建新功。

一是坚守一大共识。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最大政治共识,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砥砺“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政治自觉,持续巩固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二是提升五大能力。准确把握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循章治党、以公凝心,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组织、履职能力、作风和制度五位一体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参政议政、组织领导、合作共识、解决自身问题“五大能力”。

三是拓展五大贡献。按照“四新”“三好”要求,立足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五大方面,找准切入点、突出特色项、拓展覆盖面,持续深化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致公创新实践。

作者:梁奕芸        致公党九龙坡区委会选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